
②掌握壓簧機模具的安裝及調整原理。在學習和操作壓簧機過程中,新手掌握模具的安裝及調整原理是至關重要的。比如說,壓簧機配套的模具有:送線滾輪、導線板、光板、曲線規(guī)、芯軸(輔助芯)、節(jié)距推桿、節(jié)距刀和切刀等。其中,送線滾輪、導線板和曲線規(guī)是帶有線槽的,只有安裝和調整同一線徑的模具達到“最佳”狀態(tài),才能夠實現(xiàn)卷繞同一線徑的彈簧產品,并達到相應的技術參數(shù)要求。此外,供貨商(或彈簧機廠家)提供的配套模具通常都是標準的,操作人員在調試機臺時需要進行二次加工,如去毛刺、研磨線槽和倒角磨邊等。因此,除了掌握彈簧機模具的安裝及調整原理外,還需要掌握相關模具的修整工作。
③掌握壓簧機系統(tǒng)的操作原理及應用。對彈簧機的操作大致分為三個部分,即模具的準備、安裝及調整,機械部分的調試和系統(tǒng)(電腦)程序的編輯。壓簧機模具的準備、安裝及調整和機械部分的調試等工作,限于文章篇幅,不再陳述。關于系統(tǒng)的操作原理及應用,主要體現(xiàn)在系統(tǒng)程序的編輯方面,比如涉及到程序指令的輸入/輸出、編輯和修改等工作,如鑫鼎XD-330三軸電腦壓簧機,X代表凸輪軸(360°為一個循環(huán)周期)、Y代表送線軸(送料長度)、Z代表節(jié)距軸(螺距大小)和D代表氣缸(1為氣缸打出、-1為氣缸退回)等。因此,系統(tǒng)中程序指令的執(zhí)行是體現(xiàn)各個伺服軸在運轉中的具體運行軌跡,以確保機械部分運轉與系統(tǒng)指令協(xié)同作業(yè)。
④注重實踐的操作能力與經驗的積累。新手在掌握一定的基礎操作技能以后,從簡單的壓簧進行動手操作和反復練習,在實踐中逐步掌握卷繞壓簧成形的操作技能。新手在動手操作壓簧機過程中,尤其要注重的幾點操作要領,如彈簧的外徑控制、長度變化、節(jié)距變化、變徑操作、變節(jié)距操作和兩端切口形狀控制(如收口與并口)等。我們以“塔形彈簧”的調試為例,一般是先卷小外徑(小頭),第一圈并緊后開始推節(jié)距(節(jié)距大小視產品而定),外徑逐漸變大,最后一圈時退回節(jié)距推桿并達到并圈狀態(tài),然后就是切刀下來貼近芯棒進行切斷。因此,新手務必要勤于動手和反復操作,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,只有這樣才能熟能生巧提升操作水準。
總之,新手在學調壓簧機過程中除了要掌握上述的操作技巧外,一定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(tài),不可急功近利求速成。學習調機技能是一個“循序漸進,水到渠成”的過程,實踐練習和經驗積累十分重要。文章內容源于鑫鼎彈簧機:http://www.yijiewff.cn/news-23.html,歡迎參閱,請勿抄襲,侵權必究!